• 發(fā)布時間:2020-02-18 17:24:17
  • 來源:閩東日報

中國茶文化是如何傳遞到日本的?

中華茶文化因其特定的內涵,具有很強的民族性,而越具有民族性的文化,也越具有世界性。中華茶文化在不斷豐富發(fā)展的過程中,也不斷地向周邊國家傳播,不斷地影響著這些國家的飲食文化。中國的茶與茶文化,對日本的影響最為深刻,尤其是對日本茶道的發(fā)生發(fā)展,有著十分緊密的淵源關系。茶道是日本茶文化中最具典型性的一個內容,而日本茶道的發(fā)祥,與中國文化的熏陶息息相關。

中國茶及茶文化傳入日本,主要是以浙江為通道,并以佛教傳播為途徑而實現(xiàn)的。

浙江名剎大寺有天臺山國清寺、天目山徑山寺、寧波阿育王寺、天童寺等。其中天臺山國清寺是天臺宗的發(fā)源地,徑山寺是臨濟宗的發(fā)源地。并且,浙江地處東南沿海,是唐、宋、元各代重要的進出口岸。自唐代至元代,日本遣使和學問僧絡繹不絕,來到浙江各佛教勝地修行求學,回國時,不僅帶去了茶的種植知識、煮泡技藝,還帶去了中國傳統(tǒng)的茶道精神,使茶道在日本發(fā)揚光大,并形成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藝術形式和精神內涵。中國茶葉文化,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浙江的佛教對日本的影響和日本遣使、學問僧在浙江的游歷。

唐代時,日本曾派遣了許多遣唐使和學問僧到中國來學習各種知識,據(jù)《日中文化交流史》統(tǒng)計,從舒明天皇二年(唐貞觀四年,公元630年)八月到宇多天皇寬平六年(唐乾寧元年, 公元894年)九月,日本前后共任命過19次遣唐使,這些人物代表著國家的形象,均通曉經(jīng)史、長于文藝,或有一技之長。所以,盡管他們留唐時間不長,但對唐代的文化有著非常敏銳的洞察力和移植力。在這些遣唐使和學問僧中,與茶葉文化的傳播有較直接關系的主要是都永忠和最澄。

都永忠作為學問僧,大約是在興仁寶龜八年 (唐代宗大歷十二年,公元777年), 隨著唐使到了中國,在唐朝生活了二十多年,延歷二十四年(唐順宗永員元年,公元805年) 八月與最澄等一起回國。都永忠平生好茶,當弘仁元年( 唐憲宗元和十年,公元815年)四月,嵯峨天皇行幸近江滋賀的韓琦,經(jīng)過梵釋寺時,作為該寺大僧的都永忠,親手煮茶進獻,天皇則賜之以御冠。同年六月,嵯峨天皇便命畿內、近江、丹波、播磨等地種茶,作為每年的貢品。后來,茶葉逐漸成為宮廷之物,深受皇室寵愛,并逐步向民間普及。

都永忠游歷唐朝20多年,其生活習慣所發(fā)生的變化深受唐代漢風之影響,當時陸羽《茶經(jīng)》已經(jīng)寫成,吃茶已成“比屋之飲”,再者,當時最著名的貢茶浙江的顧渚紫筍已是名動京華。因而,二十幾年的唐代生活,都永忠對當時的茶葉狀況,包括品種、制法、飲法也當了然于胸。都永忠向嵯峨天皇奉茶之事,距其回國約隔10年時間,所用茶及煮茶法均應是唐代中國的風格。自都永忠為天皇烹茶后,飲茶之風首先在宮廷漸行,嵯峨天皇夏日臨幸藤原冬嗣的閑居院時作御制詩:

吟詩不厭搗香茗,乘興偏宜聽雅彈。

秋日臨幸皇弟池亭時曾作詩云:“蕭然幽興處,院里滿茶煙”。(《凌云集》)均為此事之證。

傳播中國茶文化的另一個重要人物是日僧最澄。最澄赴唐是在唐德宗二十年(804年),當時遣唐使分為兩船:第一只船上是空海、桔逸勢等;第二只般上是最澄、義真、丹福等。因為途中遇到風暴,第一船漂泊到福州,第二船則漂到浙江明州(今寧波)。

最澄到浙江后,便登上天臺山,隨從道邃行滿學習天臺宗,又到越州龍興寺隨從順曉學習密宗,永貞元年(805年) 八月與都永忠等一起從明州起程歸國。 從浙江天臺山帶去了茶種, 據(jù)《日本社神道秘記》記載: 最澄從中國傳去茶種后,植于日吉神社旁(現(xiàn)日吉茶園)。最澄在將茶種引入日本的同時,也將茶飲引入了宮廷,得到了天皇的重視,具有與都永忠同樣的功績,這從最澄與嵯峨天皇的某些詩歌唱和中,似可知之一二?!段娜A秀麗集》中收有一首嵯峨天皇與最澄的唱和詩《澄公奉獻詩答》,其中有“羽客旁講席,山精供茶杯”之句,表現(xiàn)了天皇與最澄的融洽關系以及飲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。

最澄之前,天臺山與天臺宗僧人也多有赴日傳教者,如天寶十三年(754年)的鑒真等,他們帶去的不僅是天臺派的教義,而且也有科學技術和生活習俗,飲茶之道無疑也是其中之一。這些去日僧人,應是在客觀上促進日本僧人包括最澄來華求法的直接影響者,由于天臺山在佛教上的特殊地位,自最澄回國以后,成了日本僧人極為向往之處,雖然其主要目的,大多是為學習天臺宗和密宗,朝拜宗祖智者大師的圣跡,善知識、釋疑難。與此同時,也自然而然受到了包括飲茶之道在內的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熏陶,這些僧侶回國后,對日本的飲茶文化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。

中國宋代時期,由于日本采取了鎖國政策,開往宋朝的日本船只很少,但是,中國宋代去日本的商船卻相對頻繁。這些入日商船運去的貿易品中有茶碗、文具、香藥及錦綾等器物,出發(fā)地與唐代一樣,這些船只均在此橫渡東中國海,到達日本肥前的值嘉島,然后再轉至筑前的博多。另一方面,盡管日本禁止商船赴宋,但違禁私入者仍然不少。北宋神宗熙寧五年(1072年)日本高僧成尋阿利(1010—1081年)從肥前來到浙江,曾在天臺山方廣寺石梁向羅漢獻茶五百杯,據(jù)民間傳說,羅漢似乎接納了成尋的供奉,在茶碗水面上出現(xiàn)了瑞兆。

南宋時期,是中國茶道外傳的重要階段。日僧榮西曾兩次來華。榮西第一次入宋,是在日本仁安三年(宋孝宗乾道四年,公元1168年)四月到達浙江明州,五月四日登明山,然后到天臺山萬年寺,同年六月又登明州阿育王山,九月回國,回國時除了帶天臺新章疏30余部60卷外,還帶回了茶籽,種植于佐賀縣肥前背振山、拇尾山一帶。榮西第二次入宋是日本文治三年(宋孝宗淳熙十四年,公元1187年)四月,此行的目的原為赴印度求法,但因故未成行,所以即隨從天臺山萬年寺的虛庵懷敞學禪,后來懷敞移居天童山,榮西亦隨之前往繼承,宋孝宗賜其千光法師封號。日本建久二年(宋光宗紹熙二年,公元1191年)七月,榮西回到長崎,嗣后便在京都修建了建仁寺,在鐮倉修建了圣福寺,并在寺院中種植茶樹,大力宣傳禪教和茶飲。

據(jù)日本《雍州府志》《拇山種茶譜略》史料記載,榮西從宋攜茶籽歸國,是用一小壺盛之,此壺至今尚存,俗稱“漢小柿”,當榮西持茶種植于背振山時,茶籽“一夜而生根芽”,該茶種屬浙江顧渚種。據(jù)傳,榮西在天臺山期間還曾模仿成尋,向羅漢獻茶,并寫了有關的茶詩。

榮西自浙江返回日本后,一邊大興禪教,一邊傳播茶道。20年后即日本承元五年(宋寧宗嘉定四年,公元1211年)終于撰成了《吃茶養(yǎng)生記》一書,書中極稱茶的益人之處,稱茶是“養(yǎng)生之仙茶、延齡之妙術”,并認為茶是“健心”之特殊茶?!冻圆桊B(yǎng)生記》也被稱為“頌茶德之書”。日本《吾妻鏡》中建保二年( 宋寧宗嘉定七年,公元1214年)。二月四日條中記載:“將軍家(實朝)略有不適,諸人奔走,然無殊疾,系昨夜大醉之馀醺,正值葉上僧正(榮西),在此加持,聞此事,稱有良藥,由本寺召進茶一盞,并持頌茶德之書一卷同獻上,將軍悅顏受之”。榮西攜茶籽回國,是繼唐代最澄等僧人之后,對日本飲茶文化產(chǎn)生的又一次重要影響,其結果是大大促進了日本的種茶規(guī)模,奠定了茶道的物質基礎。榮西《吃茶養(yǎng)生記》的撰成,為茶飲的普及,奠定了茶道的物質基礎。對提高日本民族對茶與人體生理、心理上的作用之認識,具有重要意義?!冻圆桊B(yǎng)生記》對茶道的形成,具有一種點明人生意識和揭示道德價值取向的作用,它與以后日本茶道的“清敬和寂”的宗旨有著不可分割的淵源關系,《吃茶養(yǎng)生記》是茶道在形式確立之前的一種思想意識上的萌芽標志。嗣后,便進一步有意識地再從浙江徑山寺茶宴中取其一定形式而發(fā)展到“唐式茶會”,并由此逐漸形成了規(guī)范的茶道和出現(xiàn)了村田珠光、千利休那樣的開宗立派的宗師。

浙江除了天臺山國清寺外,著名的還有徑山寺。徑山寺開山祖為唐代的法欽(國一禪師),宋代稱徑山寺為能仁禪寺,宋孝宗曾親題“興圣萬壽寺”以后,又改為“香林禪寺”,居中國禪林第一位。宋理宗紹定五年(1232年),無準師范(大鑒禪師)入傳徑山寺后, 日僧眾望所歸,一時云集。在此前后,徑山寺成為浙江寺院中日僧朝拜的必到之地。宋理宗端平二年(1235年)入宋的神子榮尊到徑山寺繼續(xù)無準師范的法統(tǒng),在嘉熙二年(1238年)回國后,開創(chuàng)了肥前的興圣萬寺等許多寺院。圣一國師圓爾辨圓也于1235年入宋,歷時7年, 登徑山繼承無準師范的法統(tǒng)。淳佑元年(1241年)五月回國。

與此同時,徑山僧人也有入日傳教者,如徑山無準師范的法嗣兀庵普寧,使鐮倉武士和禪宗結合了起來;徑山的石溪月的法嗣大休正念(敕謚佛源禪師),于宋度宗咸淳五年(1269年)赴日,宣揚石溪心月的教風,也感化了很多鐮倉武士。

中日兩國僧人的互相來往,不僅使佛教得以快速傳播,而且徑山寺里的飲茶之法也隨之擴展。

徑山寺院中的飲茶方式是以茶供佛,然后眾僧轉坐一爐茶,隨談道德,隨加取飲,氣氛融洽。這種飲法,屬于寺院中的一種清規(guī)。在此基礎上,又將其形式擴展成為“茶宴”,以招待各路僧客。飲法主要是以末茶沖泡、調制的“點茶法”。宋代大批日僧在徑山寺修煉學習,于飲茶之清規(guī)也自然身體力行,回國之后,言傳身教,故飲茶之道也隨佛教而遍行。在這些日僧中,南浦紹明是個較典型的人物。日本《類聚名物考》《續(xù)視聽草》《本朝高僧傳》都不同詳略地記載了他從中國傳入茶道的事跡。如《類聚名物考》中記: “茶道之起,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紹明由宋傳入。”《續(xù)視聽草》載:“南浦紹明由宋歸國,把茶臺子、茶道具一式帶至崇福寺”。因而可知,“徑山茶宴”中的點茶法也在此間傳到了日本。

在此期間,中國宋代的茶具精品——天目茶碗、青瓷茶碗也由浙江開始相繼傳入日本。在日本茶道中,天目茶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日本喝茶之初到創(chuàng)立茶禮的東山時代,所用只限于天目茶碗,后來,因茶道的普及,一般所用茶碗為朝鮮和日本的仿制品,而天目茶碗益顯珍貴,只限于“臺天目點茶法”和其他一些比較莊重的場合,如貴客臨門或向神佛獻茶等。

“天目茶碗”之名的由來,也與日本僧侶在浙江的修業(yè)有關。天目茶碗產(chǎn)于福建省,主要特點是色澤沉著而調和,很適用于叢林寺院。由于日本僧人在天目山地區(qū)的徑山寺、昭明寺、禪源寺等著名巨剎沿續(xù)修業(yè)近二十年,而這些寺院中供佛之茶所用均為這種茶碗,所以,日本僧人便稱之為“天目茶碗”,傳至日本的主要有“曜變天目”“油滴天目”“禾天目”“玳皮盞天目”“灰被”等名類。后來,日本的仿制品也冠以天目之名。如“瀨戶天目”“白天目”“黃天目”“信樂天目”“丹波天目”等。

青瓷茶碗產(chǎn)于浙江龍泉。自南宋到明初都不斷輸入日本,成為茶道中的重要用具。日本所存青瓷中,大致分為“鉆青瓷”“天龍寺青瓷”“五官青瓷”三大類。具體有“鉆青瓷禾茶碗”“飛青瓷茶碗”“人形手青瓷”“干汐手青瓷”。奈良稱名寺僧人、 日本茶道的創(chuàng)始人村田珠光(1425-1502年),極愛收藏茶具,其藏品中的青瓷茶碗便稱為“珠光青瓷”。

唐、宋時期,浙江天臺山、徑山等寺院中的茶籽、茶具、飲茶法由日本遣唐使、遣宋使和學問僧帶回日本后,給日本茶道的興盛,奠定了思想和藝術形式上的基礎,具有民族特色的日本茶道的創(chuàng)立,均在此基礎上產(chǎn)生。

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,是由奈良稱名寺和尚村田珠光( 1425-1502年 ), 將平民聚合飲茶的集會“茶寄合”與貴族茶會“茶數(shù)寄”合二為一形成的禪宗點茶法。自珠光完成了茶道的建立后,千利休(1522-1591年)繼續(xù)發(fā)揚光大,提煉出“和、敬、清、寂”茶道四規(guī),而取得“天下茶匠”的地位。從此以后,日本茶道流派紛呈,各具特色,但“和、敬、清、寂”四規(guī)和待人接物的“七則”,仍然是茶道的主要精神。整個日本茶道藝術,無不體現(xiàn)出與佛教的息息相通,至今仍然散發(fā)著中國唐宋時代的文化氣息,保留著浙江天臺山、徑山等地的佛家飲茶遺風。(易 茗)

原標題:中華茶文化向日本傳播簡述